風鈴草的繁殖
時間:2010-12-29
發布者:重慶樂泰花藝培訓學校
點擊率:59
用播種繁殖。當種子成熟后立即播,次年植株可以開花。如秋涼再播,多數苗株要到第三年春末才開花。
管理:注意越冬預防涼寒,需要低溫溫室。長江流域需要冷床防護。小苗越夏時,應給予一定程度的遮蔭,避免強烈日照。 發芽期----準備階段
穴蠱:建議使用大穴盤,如,200號穴盤,用穴盤培養風鈴草可節省苗床空間,因為風鈴花發芽時間長,幼葉的生長緩慢。
基質PH值:5.5-6.0
發芽期----第1階段
胚根在10-12天內出現
外觀特征:第1階段后期,胚根已經出現。
飽和水份:在基質中播種。水份必須保持在基質上部,不要覆蓋種子。 濕度:在胚根出現前應保持較高的相對濕度
基質溫度: 60-65°F(15-18℃)
基質EC:<0.5
發芽期----第2階段
外觀特征:第2階段后期,根長1.27-0.64厘米,子葉已經出現。
水份:基質應潤濕,但不應飽和,防止水分過少而萎蔫,如果有必要,應在新生幼苗上覆蓋一層粗粒蛭石來保濕。
基質溫度:見第1階段
施肥:風鈴草只需少量施肥,如要幼苗快速生長,可在施用30-50PPM鈣氮肥的基礎上再施鈣肥。
基質Ec值:0.5-0.75
光照:短光照可以改善作物的生長。
發芽期----第3階段
外觀特征:第3階段末,根系深入穴盤,出現幾片真葉。
水份:基質應稍稍潤濕,但不應浸透,防止種苗過分干燥而萎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