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精彩源于細節,增值在于用心】
這是我們每一個“樂泰”人不變的經營理念。
我們用專業細致的服務和精美的作品取悅客戶。
眾所周知,東方式插花的主體材料是木本花材,比如柳條、松、柏、紅瑞木和各種時令木本花卉等。然而如何得到木本花材,對許多從事東方式插花的花藝師來說,卻是個有點尷尬的話題。
據北京、上海、廣州等地的花藝師介紹,由于市場供貨不能滿足需要,他們為找到合適的木本花材,常會奔波于各處園林場所,非常辛苦,有時拿著剪刀“偷”些枝條、竹子。當然,作為園林專業出身的花藝師,“下手”是很有原則的,但有時正剪著花枝,卻招來群眾的圍觀,讓花藝師多少感到有點難堪。而日本池坊華道會北京分部的老師們,除了親自跑到野外采集,主要還從林場、苗圃、公園交錢剪些花材,憑借的也多是私交。時間長了,外界便給了這些花藝師一個“園林殺手”的綽號,這讓他們感到很無奈。
有花無市供貨商冷眼看需求
據了解,目前北京市場上的相對供貨穩定的木本花材有龍柳、紅豆、連翹等寥寥幾個品種,量不大,逢一些漂亮的木本花卉盆栽上市,花商也偶爾會剪幾枝做切花,但過季就沒了;廣州嶺南花卉市場的木本花材主要是連翹,數量很少;上海花市的木本花材相對豐富一些,不同季節有柳條、紅瑞木、蠟梅、連翹、黑松等,但也沒有形成上規模的供應。這些有限的花材中,相當一部分還是從荷蘭、香港等地運來的。
相比之下,同是東方式插花流行地的臺灣、香港和日本,那里的木本花材市場供應情況要好得多。據介紹,前年臺灣的市場上已經同時供應柳條、連翹、榆葉梅等十來個品種的木本花材,量很大,花藝師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挑選;三月的香港的市場上不僅有橡膠榕、松、柏、落葉金錢等國內少見的木本葉材,還有嬌艷的櫻花、梅花等花材,一時沒有的還可以預定;而日本早就有大片的木本花材種植園,花藝師們使用枝條是不用多費心的。
說到為何木本花材的供貨不多,供貨商們說,主要是市場空間有限,因此沒有投入太多。
廣州的一位花商說,木本花材的主要消費群是花藝師,但他們只在重大的展覽、表演場合才會大量使用,還有就是為賓館、飯店做特別的花藝裝飾時用,兩方面加起來需求量仍然不大,而對于廣大的普通消費者來說,像紅豆這樣的木本花材,外觀既不漂亮,花期也不長,市場銷售情況并不好,所以他們也不熱心于引進木本花材。
北京的一位鮮花生產商進一步表示,東方式插花追求線條感,花材用量少,在花店商業用花中,也沒得到普遍應用。而木本花材生長慢,一年只開一次花,花期也大多較短,若大規模投入生產,成本將會大于收益。基于此,他雖然已經種植木本花卉數年,但一直以出口為主。至于說到臺灣、日本等地供貨充足,他們認為,這和當地東方式插花已經走進家庭有很大關系。
擴需拓市共育商機是方向
作為花藝師,上海插花花藝協會會長蔡仲娟說,去年上海舉行國際插花展,無論是普通觀眾還是業內人士,對為數不多的東方式插花興趣濃厚,看得出大家都喜歡,畢竟是本土的東西,東方式插花進入日常生活的廣闊前景還是值得期待的。她還介紹說,目前西方插花也開始流行簡約風、自然風,花店不一定總是追求花團錦簇的商業插花效果,木本花材的應用關鍵在于推廣。生產木本花材可能一開始投入高,但只要樹長成,每年只是剪些枝條,等于一本萬利,綠化效果也更好。中國插花花藝協會副會長王蓮英教授也強調,木本花材的生長特性可以通過科研手段加以轉變,例如培育木本花材的切花品種,延長花期,通過控制生長條件實現周年供貨等,目前已有多方人士正在致力于此項研究。
作為供貨商,上海嘉盛園藝有限公司的初步嘗試成功恰像是對此做了注解。據公司總經理王興國介紹,由于看好市場需求,公司這兩年廣泛種植米柳、雪柳、紅瑞木等六七個品種的本地木本花材,目前已經實現周年供貨,用它們推廣中西結合———線條加多花———的新型插花,在花店市場上供不應求,現在至少在自己的花店中,木本花材已經占到了全部花材使用量的十分之一。